1.創新是極其重要的
世界流體技術泰斗巴克教授在2009年7月為祝賀他80壽辰的賓客寫道:
如果問專家,流體技術在將來還會有哪些發展,得到的答復會是:
與微電子技術結合更好地利用能量元件進一步標準化擴大使用變量容積調速能量回收,利用新材料降低重量擴大使用蓄能器技術仿真程序用于整個系統。應用區域總線技術這些都對,它們已經并將繼續引導我們專業領域里的持續改進。但是,我要問,當年,有誰預見到了‘比例閥技術’、‘二通插裝閥技術’或者‘初級與次級容積調速’在如此大范圍里應用的巨大可能性嗎?以上僅僅是幾個例子而已。很關鍵的一點是,在上面的羅列中缺了創新這一項。而在過去,創新標志了轉折點,突然創造了新的可能性?!?br />“這是一種才能,識別出新的未被意識到的應用,敢于創新,發現新的聯系。流體技術在這方面看上去特別有潛力,而需要絞盡腦汁與橫向思維。因此我對流體技術和它的未來毫不擔心。它將繼續發展。也許不像我們能夠想象的那樣,但它會找到新的路。從這個意義上我祝愿我們這個專業領域繼續蓬勃發展?!边@段話是巴克教授自己從事、推動、引領世界流體技術發展50年的親身體會,對我們也是極有指導意義的。
2.如何創新
在歐美,經過幾十年的調查試驗研究,社會心理學家們已經得到共識:不存在所謂創新型人才,每個人都能創新;當然,存在一些方法和工具,借助于此,人們可以更快地創新。
(1)學習相關知識液壓技術,是一門相當成熟的技術,產品已經極其豐富了,幾乎沒有還未發明的東西,但也沒有什么不可改進的東西,很多傳統經典的產品都被改進了。許多帶來顯著技術與經濟效果的重大改進源自一些簡單已知的原理,只是被適當地集合、適當地應用了而已。所以,要創新就要有廣泛的知識基礎。本書不過是為進一步認識液壓系統提供了一個入門,一個出發的平臺,提供了一些新的認識角度、觀察方法而已。進一步的學習途徑,除了教科書提供基礎知識,溫故而知新以外,還有以下這些。
1)專著、設計手冊的有關章節,這很容易獲得,作為入門的準備是很好的,但其很多內容有待更新。
2)期刊上的論文內容比較新,但含金量和水平差異極大,魚目混珠,要學會挑選和鑒別。
3)學位論文,針對性很強,內容一般都比較可靠。特別是其綜述部分,一般都概括了該主題的最新研究狀況。尤其是歐美工業先進國家的博士論文,研究極深,極有價值,只是不一定能搞到,且還有些語言障礙。
4)觀摩展覽會,參加供貨商組織的培訓,也是極好的學習機會。供貨商往往具有該領域的最新專業知識,也肯熱情相助,但通常局限于他們自己的產品。
5)產品說明書,特別是原版的,可靠性最高,應該仔細認真學習。
6)他人,特別是本公司同仁的實際使用經驗,針對性最強,很實用,但可能有局限性。一定要虛心聽,慎重考慮,有所取舍。
7)試驗,可以幫助理解問題,驗證設想方案的正確性,是不該迂回之路。流量控制技術是每個液壓系統設計師都必須掌握的。但是,要成為一個好的液壓系統設計師,還要懂些機械、運動學、動力學、電工技術、計算機編程,至少是PLC編程,以便和其他技術人員有共同語言,可以交流,分析界定任務,確定問題所在。
(2)明確創新所要解決的問題要層層剝繭,分析越是深入,就越容易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3)學習,了解已有的解決辦法仿造,只要不侵權,也是可以的?,F在,有很多國內還沒有使用過的液壓控制回路,都是國外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發明登記專利的。有的專利保護已經過期,有些即將過期。拿來仔細分析一下,取其優點,拋棄不適用的部分。這是完全可以且無可非議的。關鍵是:
第一,絕對不可以假冒。
第二,不要侵犯知識產權。
第三,要搞懂原理,真正做好做精,不要照葫蘆畫瓢,形似神不似。很多日本公司在三四十年前,也曾以仿造“聞臭名”于歐美,但現在就能真正造出不少好東西,其精致令歐美人肅然起敬。
第四,要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改進。
(4)主意孵化期如果問到,怎么會得到這么一個主意時,許多發明家、研究者、創造者會簡單回答,這是一個思想火花。這給人以“好主意是從天而降”的印象。其實,在這個思想火花之前,通常是幾個星期、幾個月、甚至是幾年艱苦的探索。因此,不要相信守株待兔,靈感會從天而降,而是堅持鉆研你的項目。即使好主意看上去一直沒有來,也不要緊張,不要懷疑放棄。
許多發明家稱,他們的好主意通常不是坐在辦公桌、計算機前,不是在絞盡腦汁冥思苦想時,而是在這之后,在放松地做其他事,例如,打球、洗澡、上廁所、失眠時產生的,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所以,“正確”的環境、放松和悠閑經常是產生好主意的前提,甚至是先決條件。越是放松,好主意就越是容易出現。所以,如果你一時沒有主意的話,更換一個環境。去散散步,或整理一下書柜,清潔一下抽屜,或許會有幫助。記著始終帶著便條紙和筆。這樣,好主意就不會又丟失了。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心理學家通過實驗證實,情緒好的人往往更有創造力。所以,如果你情緒不好的話,就不要強迫自己去從事創造性的工作,而是充分利用你情緒好的時候。
(5)完善方案在有了好主意,進行詳細設計制造樣機前,還應完善方案。本書重點在于幫助讀者理解分析各種回路,了解它們的特點,而非鼓勵一知半解后,立即對現有的方案做大改動。因為,一個全新的原理,從提出、研發、制成樣品、試驗、改進、再試、再改,到樣品被市場接受,小批量,最終大批量生產,即便在如今技術高速發展的年代,通常也都要十年以上。據美國IBM公司的統計,100個有創意的主意(專利)中,能真正實現成為產品少于10個。而且產品還不等同于商品,而商品也不等同于暢銷品。
所以,作為一個面對全新設備要設計液壓系統的液壓設計師而言,必須全面比較,再來確定究竟采用哪種方案好。但是可能的話,特別是對于經驗還不豐富的新工程師來說,保留現有結構,只做局部改進,是阻力最小、風險最小的首選。如前所述,液壓流量控制回路存在著很多可能性。究竟采用哪一種回路能效最高,投資成本與附加重量可以接受,要視應用而定。
可以運用壓降圖,對方案的工作特性和能耗狀況進行分析預估比較。有條件的話,建立一個或幾個仿真模型,進行相同工況下的仿真比較——穩態性能、動態性能、典型工況時的能耗情況等。首先進行常見工況下壓力波動狀況、節能效果等的比較,然后再模擬極端工況,看看會出現什么情況。
之后,對仿真模型進行優化:試驗多種參數,比較其在各種典型工況下的結果,從而得到相對較佳的參數組合。這里的關鍵是仿真模型要比較接近實際??梢詫ΜF有的機型進行測試。然后仿真,檢驗仿真模型的適用性。比起制造樣機,在樣機上試驗,在計算機上進行仿真試驗總的來說花費的時間和費用都會低一些。仿真就是某種意義上的虛擬制造。
(6)試驗、改進在樣機完成后,一定要進行測試改進。大致步驟如下。
1)熟悉一些相應的測試儀器。
2)認真做好準備工作:設計測試回路,標出傳感器安裝位置與代號,制訂試驗大綱。
3)根據已有的認知能力,對對象進行預分析,預先分析猜測測試曲線應該顯示的形態。
4)測試,分工況測試,做好測試記錄。
5)把實測曲線與預先分析猜測的曲線對照,尋找差異的原因,加深對系統的理解。
6)根據測試結果改進仿真模型與參數。
如果碰到困難,就盡可能把問題簡化,設置中間階梯,減少干擾因素。
3.創新的地位
對一個企業而言,創新無論如何重要,只是手段,雖然有時是唯一的手段,但非目的。企業經營活動的目的應該是:
1)為社會提供需要的產品。
2)為員工提供工作收入。
3)為投資方提供回報。
因此,不要單純地追求新東西。新東西,不一定就是對企業適用的東西。
4.關于設計
作者編著的《液壓螺紋插裝閥》一書[2]出版后,有一些讀者來信說,關于設計介紹得太少。這是作者有意的。作者主張,不要輕言設計,因為一個完美的設計需要很多基礎知識,需要對現有產品、企業、市場的深刻了解。產品成本的80%掌握在設計師手里。液壓產品的設計主要還是為了系列生產。一個訂單下去,通常是幾百件,幾千件。失敗的設計,會給企業,也給個人帶來很大的損失。特別是有些設計錯誤,在使用幾個月以后才暴露,此時已有大批產品投放到了市場,那對企業的損失就會極其巨大,簡直就是噩夢。所以,設計應該建立在對現有系統深入理解掌握的基礎上,應是水到渠成。
剛出校門,來到工作崗位,特別是工廠、研究所的畢業生,不要再去搞那些空理論,而是應該盡可能地先去接觸實際的工作,例如,做裝配工、修理工、測試技術員等,多接觸實際,學會測試,增加對實際的了解,對顧客和企業的需求的了解,彌補在大學里脫離實際的缺陷。同時,在這些實際工作中,仔細觀察,分析研究現有的系統,從現有的問題出發,思考什么是需要改進的或可以改進的,從小改進著手。這樣,等以后從事設計工作時,才能對企業真正有所貢獻。
工作不滿三年,最好不要去搞新產品設計。這樣,對自己對單位,才不會遭遇“滑鐵盧”。滿三年后,你就會知道,國內的液壓企業中,有多少在搞設計,多少在搞測繪仿造,你的企業現在到底需要什么。


液壓電話:010-89204031
結構電話:010-69278293
液壓手機:13910854908
結構手機:18618117261
地 址: 北京市大興區黃村鎮太福莊東路臨10號